邹立:心理学可以让你这台电脑不随便“当”机
开个心理学讲座在博客里,反正都要搞讲座,在博客里备备课吧,呵呵,当然到时候不会完全那么机械地按这个博客来讲的,但有备无患,到时候再根据现场情况和自己的状态进行随机应变就可以的了。
嗯,根据我过去的讲课经验,一般备课是讲课量的两到三倍基本上就可以的了。所以,心理学的博客讲座不会超过十讲,每天一个主题吧。
什么是心理?
这大概是讲心理讲座逃不过的一个问题,呵呵,我对这个问题可不想按教科书机械的进行介绍,但对大家的一些误区还是要说清楚的:
记得有次我向一帮有心理学和教育学背景的学员介绍心理学这门课的时候,大家也有把“心理”当“心里”的误会,他们说:邹老师,您是教心理学的,您知道我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吗?这里,我要首先澄清的是“心理学”≠“心里学”概念。
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一个短期的历史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很多人看美剧罪案片那些对犯罪分子,尤其是连环杀人罪犯的侧写都会觉得心理学很神奇;还有办案人员对疑犯是否说谎有时候判断得比测谎仪还灵,大家也及其推崇。所以,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学就是研究“心里面”的现象的,应该是能“看穿”别人的。其实,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以认识心理规律为主,研究的方面很多。涉及到你现在的心里活动和自己也许都无法意识到的小想法和零碎念头,心理学没那么灵,心理是一个人内心的活动,是我们用肉眼不能够看见的。只有很多人面对同一类问题,都做出类似的行为反映,那么我们就可以比较肯定的总结,人类在面对这一类问题时,他的内心活动是类似的有规律可循的,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对一组行为的分析,总结出一个人某一方面心理活动的特点。心理学研究的比你当下的心理活动要涵盖的面大,它是巨大的八爪鱼,它的触角暂时还没有精细到你心里那个小空间里去。
虽然“心理学”≠“心里学”,但心理学确实也有对思维的研究的方面,在思维心理学中,思维是能够在你不知道如何行动、不知道该相信什么或者不知道该希望什么的时候进行推理和判断。除此外,心理学涵盖的面还有很多,它包含了心理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的所有内容。不仅只是关注你“心里”的现在,还关注了你过往和将来的“认知”;这包括了你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所有过程,包括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全部;还有你的过去和现在的“情感、情绪”,把你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也包括了进来;还有你的“意志”,不仅是你的思维过程,还以你的意志状况预测了你将来的行为倾向。
所以,心理学可能对你一个短时的心理过程未必很清晰,但如果数据和分析很全面的话,对你整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会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描述。
我们很经典的心理说是“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以认识心理规律为主。”
虽然,庄子说:“心莫若和”,而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普遍认为心理学就是研究“心里面”的现象。但还是一定要澄清:心理学是研究大脑的,不是心里。人如果是一台计算机的话,心脏是电源;大脑才是CPU,别搞错了。现代科学的发现与古人的认识不同,希望大家不要把心脏当作心理学研究对象。
其次的提示就是:心理学不仅研究思维认知这个层面,还有情绪和意志。心理学的作用是什么呢?可以用儒家的“仁智勇”来概括:在《论语》中有“子曰: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无畏”一说,“仁”实际上代表的是你的情感,“知(智)”实际上代表的是你的认知,“勇”实际上代表的是你的意志。
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过程是引起人情感和确定自己目标的基础,深厚的情感起着动力的作用。 激励着人的意志行动和认识活动。而人的意志坚强与否反过来对人的认识和情感以及目标的实现起着巨大的作用。人的认识、情感、 意志等心理过程总是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同样,人的需要与动机的产生与发展有依赖于人的各种心理过程。科学地了解心理学,有助于你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便于你的发展和生存。
身心和谐才是健康 健康≠身体没病
健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误区,大家的理解往往是“我有没有病?”、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没病,很健康。”、“我不打针不吃药,身体相当棒!”等。
身心和谐才是健康的这种综合观点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可,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健康是指一个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并且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当前医学界,包括教育界应将工作的重点从单纯的防病、治病转到关注健康、关注亚健康上来,把亚健康人群争取到健康队伍中来。我们应当积极推行新的医疗模式,从单纯生理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三结合的模式。
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从1992年发起,将每年的10月10日正式确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1992年10月10日为第一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我国是积极参加国之一,1999年11月,卫生部等9部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召开了“WHO/中国精神卫生高层会”,会后发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 会宣言”,提出开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消除偏见,反对歧视精神病患者,医疗卫生人员精神卫生知识培训等倡议。并于2000年起在全国开展大规模“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
我国从大规模宣传之日起,即将生理与心理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旨在促进两方面共同发展:
2000年的宣传主题为“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随后的2004年即将 活动主题锁定为儿童青少年,当年的宣传主题为“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2006年,更是将身心的共同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年宣传主题为“健身健心 你我同行”。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生理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或者疾病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各种心理疾病。身体健康主要反映为生理指标,心理健康主要体现为心理指标,这两个指标在我们的理解中就是人如果是一台电脑的话,身体是硬件,心理是软件,如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这个电脑都将出现“死机”和不能使用的状况。
“健康”不是只指人体各个器官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强健、精力充沛,且具有良好效能的状态。“健康”的概念也不是仅仅局限于躯体的生物、物理变化,还一定要重视个体人的社会存在和心理活动对健康的影响。
只有躯体健康的人,如果经常、过度地处于焦虑、郁闷、孤僻、自卑、犹豫、暴躁、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是不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而取得成就、得到发展的。
而心理健康的人则很多都精力充沛、朝气蓬勃、身体强健!基础心理学过去倾向于内心活动的能力的研究,现在也开始对外显行为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内心活动和外显活动是一体的,除了霍金那样极特殊的例子外,如果我们的身体很笨拙的话,大概应该脑子也不会太灵活。现在的人,一些运动员都是运动潜能不错,体能很好,智商也高,性格幽默,个性有坚持力,是内在身心皆优秀的人。
人的健康是受身心两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在现代社会里,健康的人必须是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的人。
现代医学及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许多身体方面的疾病多明显地引起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症状,而不健康的心理又会引发躯体的紧张和问题。青少年中,很多孩子的生理不适,多也是由不良情绪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