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心理 > 基础理论
朋辈心理咨询简介 发布时间:2012-09-03发布来源:科学心理

马歇尔夫对朋辈心理咨询(peercounseling)的定义是“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

优点:

1、涉及范围广:朋辈心理辅导是在同辈、同学朋友之间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一般的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所能接触的学生也只不过是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需要帮助的学生,心理辅导教师不能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苦恼和不安,他们只能被动地等在心理咨询中心。而学生却不一样,他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寝室、班级中,每天都要与同学接触,因此,能及时地了解身边的人,这样就能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发现问题及时:学生的心理问题或障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将要出现问题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有一些具体的表现,表现出异常。如果不是经过培训的同学是很难发现他的变化的,而心理辅导教师由于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因而也很难发现,但是,朋辈心理辅导员却恰恰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当身边的同学有异常时,他们往往能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或帮助找相关的辅导教师。因此,朋辈心理辅导能使学生当前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为及早发现学生心理疾病提供信息和帮助。

3、能防患于未然:随着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不断健全,一部分高校建立了“三级防范网络”,即朋辈辅导员——院系辅导员、老师——心理辅导教师。朋辈辅导员分布在全校的各个角落,发现同学有什么苦恼或者异常能给予有效的帮助,如果他们解决不了就要报告给院系的辅导员,辅导员如果觉得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那么就要找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这样能真正起到监督防范工作,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能够有效地防止校园内不良事件的发生。

4、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朋辈心理辅导是同辈之间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因为同辈人之间有着共同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他们容易互相理解,便于沟通交流,这是其它的心理辅导模式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在辅导过程中,来访者与咨询员之间的友谊与信赖关系,自然性的鸿沟小、防御性低、共通性大、互动性高。罗杰斯指出:“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咨询员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作出统合。”由于双方已具有较为可靠的信赖关系,沟通上较为容易,与专业性的咨询相结合,可以收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5、利于自身成长:朋辈辅导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上岗,因此,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对自己进行着内部的整合,也就是说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帮助了自己,这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有利于朋辈辅导员自身的健康成长。

缺点

朋辈心理辅导尽管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人员选拔困难:一个优秀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几种品质:丰富的知识结构、正确的自我概念、积极的人生观、和谐的价值观、完善的人格特征、灵活的技能技巧、帮助人的爱心与认真负责的态度等等。如果按照这个要求去选拔辅导人员,那么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同时这种尺度也很难把握。

2、培养过程漫长、艰难:朋辈心理辅导要求咨询员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所以对朋辈辅导员的培养和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实际操作中,专业心理咨询员要通过开设有关心理咨询的讲座或课程,举办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班、担任学生咨询组织或社团的顾问、在学生中安排一些联络员等方式物色和培养朋辈心理咨询人员。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时间也很漫长。

3、解决问题程度不深:朋辈辅导员都是由学生担任,他们上岗之前虽然已经经过了专业的培训,但是毕竟没有一个系统深入的学习过程,因此,朋辈辅导员只能解决比较表面的问题,要想深入彻底的解决问题还需要找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

4、容易造成过失:朋辈心理辅导不同于专业的心理辅导,它只是一种准心理辅导,在专业水准、咨询的问题、目标、方法以及要求上和专业的心理辅导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并不是人人都了解心理辅导,有的人有了心理问题时可能害怕和老师谈,而一味的相信同学,这样就很有可能贻误“病”情,造成“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