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室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心理 > 心理诊室
走出强迫--患者自我体验记 发布时间:2009-12-22发布来源:微笑在线

我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因为从高一以来尤其是高三持续受“强迫”的困扰,曾2次找过某教授,对“强迫”有了些体会,而今年以640的分数进入某大学。通过面谈再加以自己的痛苦经历体会的磨合,我总结出了点东西,希望能帮助还在找不到出路的朋友。

第一次去教授就不断地在强调“强迫不是病”,我能够接受,但是它是什么?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个定位。那么,不妨说成不好的习惯吧。“病”的概念本身就意味着需要去治,意味着这问题本不属于你自身,是应该切除的;而“不好的习惯”就没那么严肃了,它可以被看做人组成的一部分,没有那么多的克服制止的意味。事实上,你把它当成病,就是和自己冲突,造成自己的矛盾,这样会越搞越坏;而又不能不一定程度上的纠正,所以当成不好的习惯,严重性在心里面就轻了些,纠正起来也容易。

病的概念完全不在于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对心理问题更是。深入来讲,生理心理是相通的。强迫是不是有生理层面呢?我认为可以这么说,这样比较务实。你的思维习惯决定于你的大脑中突触的联系,当思维习惯形成,突触的联系也就形成了,强迫思维也是一样的。但这样能说明什么?说明你没办法改正不好的习惯吗?当然不是的。心理可以轻松而确实地地改变生理:你高兴的时候一种激素分泌增多,你生气地时候让你哭的激素增多。所谓突触,它的可变性非常大,不要因为说成是生理的就去害怕,其实你随便换一个思路就是增加一条突触的联系。那么对于强迫,有意识地去练习,良好的突触形成,以前的就会慢慢弱化。我们不是把它当病,所以就没有必要斩尽杀绝,让强迫的联系完全消失,这理论上来讲也是不可能的!就如同你见到好东西时有想要去占有的想法,可以控制,不可能根除,你会想让它们彻底消失吗?没必要的。

大家要记住,对心理症状,研究它的医师是习惯在研究的时候把它称为一种病或症的,而治疗的时候又说它不是病,我们会晕。我们自己需要知道,那只是外界包括治疗师的一个方便的称呼罢了,没必要对此在意,就当这个称呼是一个比较不实在的定义吧。还有个重要的例子是“森田疗法”,它不是疗法,它应该是一种生活哲学,只不过内容里用上了医学术语……既然大家都喜欢叫疗法,那就算是疗法吧…… 疑病,是神经质思维的特点,总感觉自己有病,事实上我认为这和自我希望个性(与别人不一样)是有一定联系的,我自己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所以会把 自己和别人的不同 进行上升,如果是难以克服的问题,那么自然而然就被认作是病了,这多么自然啊!疑病后心理会有依赖,总是感觉自己在做事情时候有一个隐患,同时也是个垫背,纠正不了——我有XX症!所以会悲观,然而每时每刻又是不断地坚持想要克服,追求的欲望非常强烈。从这点上讲我们是强悍的,明知道难还往前冲!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不这么想会让你更方便地取得成果,你会去改变你的想法吗?我们这类人必须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大体是正确的,而在某些重要环节又是矛盾的,需要接受别人的点拨,不要认死理“我有XX症”。有些人像我,一开始不会接受这个事实,觉得困扰自己如此久如此痛苦的问题竟然被别人一下说透,那自己不是一文不值吗?结果更加深了自己的暗示“我有病”,然后更悲观……这就叫恶性循环。我们这类人是敏感的,所以对这些事情想得很多,有一点触动就会感觉到很绝望,我想说,这需要磨砺。

我还想说,看心理医生,看心理治疗书籍并不能说明什么,尤其有“治疗”、“病”、“症”字眼时,没必要紧张,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当然也可以说每个人是“有病的”,我们的问题是 它影响了生活 罢了,去看心理医生就是对自己的完善。“对自己的完善”应该有很大的动力吧!就我自己,从高一以来情况变得明显后,折腾了三年,其间看过2次,一次是高二初,一次是高二末,收获很大。他所推行的“森田疗法”对我影响很大。在繁忙的学习中,我几乎是2天一个起落周期地反复,每次都以为能够好起来,“正常”地学习,但是还是一次次地没有实现,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每次在低谷的时候都无限地痛苦,什么都想得出来……然而一次次地重复让我习惯了这个过程,原先的认为它是病的想法也在感情上得到了放弃,然后起落就被自己当做成了日常的活动,这样反而起落少了,我也就不再去多加留意。我们习惯以关注所有事情,重要的和不重要的,然后将他们放大,这是产生问题的关键。最重要的是不再对这些事情敏感,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你看,如果不是病,就不需要根除。可是又有人说,它是不好的习惯,我也需要认真地改正啊。很好,我们都是对自己负责的人,恭喜你。但是你在改正不好的习惯的时候原则是什么?能改的就去改,有困难的就去慢慢纠正,实在不行的,如果对生活没太大影响,甚至可以不改,顺应它,不行就避开它,方法很多么!强迫思维可以不太影响生活的。只是可能影响你所期待的生活。这时候可否改变一下对生活的看法呢?你看,这是个纯哲学命题吧~ 前面的文字可能条理性很差。

我系统地总结一下。

一、思维转变的过程: 发现不同与痛苦——希望和别人相同,抵制不同,疑病——接受不同,找到自己的路,走出疑病,以新的方式生活。

二、目标的定位:

1、认识到不是变得所谓“正常”,也不是任其自由发展,应去控制而不根除。不管它怎样变化,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不去排斥。强迫是有生理层面的,但真没必要当成病……说的都累了。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所以也应当有适当的注意,不好的习惯都需要克服呢,但仅仅应以对待不好的习惯的态度来对待。注意!不要迫切地去改变不好的习惯,我们这类人喜欢完美和纠正,所以注意是必须的……多看看别人,把不好的习惯当成一个“不那么坏的”习惯来看,标准是影响生活的严重与否:不那么影响,就不那么坏。我自己,现在还是出门要检查好多遍,但有什么呢?咱从不丢东西……(严重影响学习生活了请耐心往下看,谢谢);

2、认识到性格的特异性与弹性。特异性 我们的情况可以算是挺特别的,然而这样的人大多是敢于去挑战自己的人,这样的人把这股子执著和关注放到应有的职业什么的就是一个个的人才,我们应当有正确的“强迫方向”,这样就可以做出很大的事情,当然,如果你愿意平平常常的生活,不去追名逐利,那更没问题,不过我想你会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还是要钻下去~这样不正好吗?我们就是爱钻~我们的路不是周围人所谓“正常”的路,是有深远追求和进取的路,是也许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的路。感到和别人不同是正常的,但也不应过分关注。弹性 就是性格可以一定程度上地让步,只要你想(这个可以进一步看下一条)。

3、长期的不习惯场合(如高中,特别是高三),我们想深入研究每一个题甚至很偏地研究下去,但事实不允许,这样,对不得不的情况要去忍受,这是磨练的好机会,一定能够从这里得到什么的,最重要是要有耐性,然后多尝试,我自己是一个例子,虽然不是某大……其实分数可能使劲一下也够了某大国防生;

4、大方向上要有意识地不要强求,不要主动长期做讨厌的事,选好专业和工作,要积极寻找喜欢合适的环境,顺应自己的性格,使自己爱钻的“毛病”变成爱因斯坦的优秀素质。微软某CEO说过“成功者都是偏执狂”,我们不完全接受它,但是可以获得动力的吧;

5、生活中遇到推拉们什么的强迫,就让它在不影响的情况下强吧……如果可能有大的影响,那就暂时忍住不安,过后在检查,这样也是个锻炼;

6、一定要淡化对起落与好坏的关注程度。总感觉好的时候天朗气清,喜悦,2天后立即跌入谷底,全面否定自己,然后又上升。我用了三年时间特别关注,300来次的起落周期,由不适与预期状态的未实现而痛苦变成默许并淡化,这确实需要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去淡化!起初感觉是强化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觉得没什么了,接受了。敏感,敏感,敏感!!!我们就栽在这里了!我们不仅对感情敏感,对什么事都敏感,都夸大,所以调整是必须的。说真的,我现在内心都不愿意去鸟它是不是什么病了,它就是我的一部分啊,是我的性格。

7、耐久力需要超强!!!相信我,我自己也是这么300次地走过来的,大家亲自经历可能比我还少,但是总需要耐久力!强迫不是病,但是我们有把它当作病而感到痛苦的倾向,所以痛苦是真的;

8、我这儿只是一个提醒,很多观点都是非常非常个人的!大家每个人都应该独立探索,对这个不是病的麻烦事儿地解决就如同人生的规划,别人只能建议,真正的控制自己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要独立!适当的时候要抛弃我的一些观点,用自己的来替换,否则每个人都一样了,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9、推荐记日记,好的坏的都勇猛地写上去,正视自己的历史!

10、经常锻炼,合理安排锻炼,保持充足睡眠和休息,争取时刻保持大脑清醒,不清醒就最好休息一下。这些都是有益的身体投资。你会发现身体的平衡和大脑的清醒会让你能够有很大的控制力!身体和精神是以你想不到的方式紧密连接的;

11、如果以后再有强迫的表现,我相信你会变得淡定的,接受并从容地生活下去,你想你都经过无数次痛苦了,再来几次有啥的……虽然世界有很多我们能看见的阴暗,但我们应更加感恩世间的各种爱。严格地相信我吧,爱是世间的最重要的主题!这就是我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