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人生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心理 > 多彩人生
北京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当代大学生整体评价下降 发布时间:2011-11-21发布来源:科大主页

本报记者 堵力

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高端论坛上,“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项目组首次向社会公布了调查结果,社会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大学生作为职业学习者,社会期望相对比一般的同龄青年群体要高得多,公众评价标准的苛刻程度通常会比较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下简称“中青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德平博士这样解释个中原因。

这项调查是由中青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实施的。今年7月~8月间,该调查项目组在北京市部分城区的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向服务业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中学生、中学教师、离退休人员等社会群体发放了问卷。据悉,项目组此次公布调查结果是为了纪念中青院建校20周年。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精神萎靡不振”

调查发现,社会公众对月消费在300元以下贫困层次的大学生,明显认知不足。也就是说,在北京,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上展示的形象几乎没有贫困的迹象。相反,富足的适度消费(月消费500元~800元)与略显奢侈的高消费(月消费800元以上)成为社会公众认知的主流。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

有1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大学生存在“自杀倾向”。至于造成这类心理问题的原因,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将其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卢德平分析,随着大众教育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被社会各阶层广泛认知。这为发动社会力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提供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基础。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与大学生群体对优势就业岗位近乎急功近利的期待,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校办学的短期化、市场化,从而不同程度地淡化培养有长久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这一大学的传统功能。

调查还发现,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状况持悲观态度的人群主要是“中学教师”。卢德平认为,这个群体是从自身职业经历为出发点进行判断的。因为“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中学阶段”。

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社会评价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较好,能认真完成作业”的百分比(41.7%)与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敷衍了事”的比例(38.8%)基本接近,居于各选项百分比排序的第一、二位。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则只有8.5%。总体讲,对于大学生学习态度持积极评价的比例和持消极评价的比例基本持平。由此可以看出,公众对当下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精神的评价不太乐观。

公众对校园爱情浓度纯度不乐观 中学生最支持大学生谈恋爱

大学生恋爱是人们喜欢议论的话题,本次调查也不例外。

卢德平指出,从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恋爱的隐蔽状态到目前公开或半公开的状况,体现了社会和学校管理层对于大学生恋爱越来越倾向于宽容和理解。但对于大学生恋爱中的爱情浓度和纯度,本次调查并未提供特别乐观的结果。从总体调查结果看,调查对象中只有11.2%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谈恋爱是出于真诚相爱,而认为是出于“生理、心理需要”、“排遣孤独”、“大家谈,随大流”的分别占一定比例。

公众反对大学生恋爱的主要理由集中在两点:一是影响学习;二是成功率太低,大学情侣能修成正果走进婚姻殿堂的微乎其微。但中学生(15岁~18岁)这个群体却非常支持大学生谈恋爱,而且对大学生未来感情的走向相当乐观。卢德平认为这说明当下的中学生面临着和大学生同样的问题,不少人也处于恋爱状态,他们是在以支持大学生恋爱“向社会争取最大的恋爱话语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有悖于公共道德或社会伦理规范的行为中,大学生在公共场合“情侣之间的动作过于亲密”被视为最普遍、最典型的负面表现。当然,在公共场合有这种表现的青年群体并不限于大学生。而差别就在于,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公共场合负面表现的评价往往与对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社会期望联系在一起。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大学生群体所肩负的相对重要的社会使命,也使之和一般的社会青年群体之间有区别,因此所面对的道德律令在标准上有所不同。

经过十几年的变迁,大学生的追求从道德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成功

与高考制度恢复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学生发愤苦读,社会评价普遍较高相对比,上世纪90年代后的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确实表现出巨大的反差。“大学生的公共形象大致呈现三个轨迹”,中青院的李江英老师介绍:第一,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第二,从纯粹的精神追求到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倾向的转变,大学生群体现在不能超脱于享乐主义的影响,物质欲望超过了实际的消费能力,所以在公众看来,大学生从精神跌到物质,是完全符合逻辑的;第三是从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到遭遇诚信危机。

经过十几年的变迁,大学生的追求从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的成功,所以“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但李江英老师认为,大学生的公共形象会随着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其精英意识逐渐过渡到大众思维,对于这个群体,公众应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社会公众确实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不很理想,但是并不等于现在的大学生不如以前的大学生了。”卢德平这么说。“过去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角色转化很多,这种状况下,大学生是否还是天之骄子呢?”中青院常务副院长陆士桢问。而事实是,对于这种变化,“大学生和社会都很难认知”,这也造成了大学生本身主观状态和社会评价之间存在特别大的差距。

对于这种认知偏差,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呢?卢德平说,“大学生引领社会和适应社会是一个悖论。但面对社会评价,你们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多了解一些以前大学生的生存历史,看看彼此的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现在大学生在职业化的趋势里,要有历史意识,不能丢掉传统社会对于大学生社会使命的要求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