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非典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驿站 > 正视非典
无谓恐慌比“非典”更可怕 发布时间:2003-04-27发布来源:科大新闻网
发信人: chqchen (阿亮), 信区: SARS标 题: 专访著名心理专家金盛华: 发信站: 瀚海星云 (Sun Apr 27 15:38:19 2003)专访著名心理专家金盛华: -------------------------------------------------------------------------------- http://www.sina.com.cn 2003/04/26 23:54 新浪观察   采访/文字独孤秋秋  编者按:怕出门、不敢与人交谈、听到有人咳嗽就心惊肉跳、有一点脑门发热就赶紧上医院拍片、鸡蛋飞涨、大米成了抢购的对象……以上系列出现在北京的现象,专家称之为“非典恐慌症”!金盛华,男,北师大博士生导师、人类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就“非典”时期的恐慌和心理健康问题在深圳接受了新浪观察的电话专访。  新浪观察:首先对您此次出差深圳期间接受新浪观察的电话采访表示感谢。顺便问一下,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对“出差”感到紧张,特别是到广东等地。您怎么会决定在这个时候出差的?  金盛华:这个时候出差的人确实不太多了。我是4月16号从北京出发的。当时许多的亲戚朋友都劝我:这个时候最好呆在家里比较安全一点,更何况我是到广东深圳一带出差,危险性太大了。但我自己的想法是我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工作也要继续,不可能为了害怕“非典”而中止一切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要我们严格按照相关防范措施进行有效防范,就没有必要对非典过分紧张。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用理性的态度去对待“非典”,越是不能恐慌。  新浪观察:您此次出差时看到机场和车站看到情况怎样?有没有因为“非典”疫情而出现一些不好的秩序或事件发生?  金盛华:我这次出门正好赶上各交通部门在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非典”疫情,机场要求所有的旅客都必须填写健康申报表,进行健康申报。我所看到的是广大旅客都十分积极主动地在配合,都没有说因为这些手续而有不满情绪或顶撞工作人员的,大家都表示出了理解和支持。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填写健康申报表时都要求写申报人的联系电话。我在上飞机以后发现自己留的是家里电话,而没有留随身手机号。这是一个重大失误。如果事后发现我们同机有人有疫情,工作人员打我留的电话号码不能保证马上找到我,而万一我正好感染了,由于电话问题而不能及时知道这个情况,就不能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很好的隔离。所以,对这种健康申报表还应该进一步地加以改善,比如提醒旅客填写能随时与之取得联系的电话号码等。更少一些的制度上的漏洞,更多一些安全防范,会减少不必要的担心与紧张。  新浪观察:众所周知,“非典”最早是在广东发现的。您现在在广东和深圳看到当地的日常生活情况怎样?  金盛华:我现在深圳宝安区这边。就我看到的这里的人们大家情绪都很稳定,对这一场非典灾难都比较泰然处之,大家都按部就班地工作、学习、生活。另外戴口罩的人也不是很多,大街上很少人戴口罩。这一切主要和深圳这里的“非典”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相关。深圳现在只有一家医院在收治“非典”病人,而且总共不过48例。最近一周创造了连续8天无新疫情发生的纪录。这都给当地居民政府对“非典”的控制以信心。平时大家也都谈论“非典”,但大都以平静、泰然处之的心情去谈论,并没有谈虎色变或恐怖谣言的情况发生。总的说来,一切都井然有序。另据我所知,象广州、香港等地的人们也并不很恐慌;各公共场所保待和往常一样的秩序,生活在正常进行中。  新浪观察:由于受“封城”谣言的影响,北京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市场上的物价哄抬和商品抢购,同时传来一些在京人员离京返乡的消息。而我们知道广东早些时间也曾出现过哄抢食醋,板蓝根的情况。  金盛华:最近看到一项对现在广州市民开展的关于“非典”的民意调查,有60%以上的广州人认为对非典这样的传染病不必恐慌。而过去广州所出现的抢购白醋、板蓝根、大米的事情现在也成为许多广州人茶余饭后的笑谈。北京现在出现的关于“非典”的种种谣言和商品抢购潮,正在对当初广东类似情况的重复,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终将是会过去的。在公众中出现的这种恐慌心里,这本来就和“非典”疫情本身的周期相关。按照今天钟南山大夫对媒体所说的,“非典”在某一地的发生是有周期的。象广东,象香港,现在都过了高峰期,整体疫情趋于平缓。我认为“非典”本身的这种周期对北京公众来说其实是一种好消息,北京现在可能正好在高峰期,但总的来说是也会疫情是在向平缓期过渡,终有一天会平缓下来,而公众的心理也会趋于平缓。  新浪观察:对于出现的种种“非典恐慌”现象,一些专家给予了批评,认为是心理素质不好的一种表现。您怎么看待现在公众中出现的的这种恐慌心理?这种恐慌是否正常?  金盛华:公众的这种恐慌心理,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认为是正常的。原因如下:   一、作为人本身,面对大自然的重大的灾难,特别是突如其来的灾难,都会表现出恐慌心理。比如地震,洪水、火灾、什么的。因为这些灾难事件大大威胁到了我们普通人的人身安全。  二、“非典”是一种新的病情,当这种新病疫刚出现时人们对之知之甚少,这种“不知情”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从而产生极大的无安全感,所以会恐慌。  三、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都有从众心理。当一个群体中有少数人开始恐慌,并有所表现时,其它的一些人虽然并无恐慌心理但仍然会受其影响。比如说抢购风。大家都在那里排队买大米,买中药,好象不抢购就再也买不到了似的。你自己虽然不相信,但多多少少总会受影响,也会产生去排队购买的想法。  新浪观察:作为一名心理专家,您认为过多的“非典恐慌”情绪对我们的生活和“非典”疫情的控制是否会有负面影响,又会有那些负面影响?  金盛华:过多的心理不适和恐慌对我们现在身处的“非典”疫情毫无益处。从人自己的生理来看,处于极度恐惧的人会处于“智力落后”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免不了会做出欠缺理智的事情,从而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学生和生活。另外由于恐惧、焦虑等这些情绪的产生情绪,还会大大降低我们的免疫力,这对于我们抵抗“非典”疫情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从进一步提高免疫力来讲我们也不应该恐慌,应该尽量积极乐观起来,以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非典”。另外,从现在的种种情况来看,“非典”疫情已处在有效遏制之中,“非典”疫情一定是可以战胜的,因此也没有必要恐慌。  新浪观察:“非典”疫情一定是可以战胜而无须恐慌。您可以具体解释一下吗?  金盛华:首先是中国政府对“非典”疫情的重视。可以看得出来,国家现在已把对抗“非典”当做是了一项关系到国家民族的重要事件来对待。国家已就对抗“非典”而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效的措施,比如取消今年的五一长假、关于非典的各种知识宣传、部分大中小学停课,取消或推迟一系列大型赛事与活动的召开、对部分疫情地方实施集中隔离,卫生部对公众实行每日疫情公布,这些都对公众了解“非典”,保证公众的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国家国力逐渐强盛,我们的政府无论从物力、财力、还是医疗科研能力来看,都具备了对抗象“非典”这样突然发生的疫病。我们的人民对此应该深信不疑,并积极配合政府的各项防疫措施的开展。此外,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们现在有相当数量具有一定“非典”医护经验的医护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日日夜夜奋战非典一线。同时我们还有一流的科研人员正在不分日夜地对彻底攻克“非典”在努力工作。他们的工作对我们就是一种信心和保证。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我想被大家忽视了,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就是“非典”的死亡率。从开始到现在这个数字只有4-5%,比起许多疾病的死亡率都低,甚至比我们每年的交通死亡率和安全事故死亡率还低。所以,按最坏的打算即使得了“非典”也并不意味着死亡马上降临,大家应该以理智的心态来看待。  新浪观察:最后,请您以一名心理专家的身份,对大家配合政府打赢这场“非典”战争应具有怎样的心态意识提些具体建议。  金盛华:一、首先应该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帮助政府也是帮助我们自己对抗这场危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众应该完全相信政府,并且配合政府的各项措施。在疫区所在城市的人要尽量呆在原来的的地方,“不要急着往自己家里赶”,这样不仅自己不安全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家里人的安全。大家众志成城,一定会打赢这场战争!  二、按照相关的防疫措施指导,把象戴口罩,洗手,消毒什么的变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当这些都变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后,就会慢慢缓解因此而带来的紧张情绪与不必要恐慌。  三、如果可能的话,请尽可能地维持正常的生活规律。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平时该干嘛的这时也干嘛。尽量让自己的生活做到一切如常。--[34m※ 来源:.瀚海星云 bbs.ustc.tsg211.com [FROM: 202.38.92.24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