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震灾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驿站 > 心系震灾
汶川地震后,如何进行心理“减灾” 发布时间:2008-05-15发布来源:科大新闻网

汶川地震后,如何进行心理“减灾”

2008-05-15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 www.ah.xinhuanet.com

记者熊润频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7.8级地震震惊了大半个中国,也将数以万计的生命瞬间埋入尘土。灾难不仅夺去生命、摧毁房屋,对于生者的心灵也是一次重创。随着地震灾区的救援工作的紧张进行,图书馆VIP心理教育中心也总结出一些地震灾害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对于灾区幸存者、灾区人民以及灾区外人民进行心理"自救""救人"、缓解恐慌情绪或有裨益。

灾难性事件易引发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

中国科大学生处副处长、心理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孔燕告诉记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是普遍存在的,不仅灾区人民有,灾区之外的人们也可能出现。

据介绍,心理应激反应是人的身体对各种紧张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水灾、地震、空难、疾病爆发等突如其来的灾难事件发生时,个体所处的紧急状态会表现出情绪、认知、行为活动等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出现各种轻重不一的躯体症状,也可加重或诱发原有疾病,严重时产生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

"首先,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震撼性,可引起当事人明显的心理痛苦,无论是心理素质多么好的人,都会悲痛、恐惧和绝望。其次,当巨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人即使没有经历灾害现场,但如果有亲人或朋友遇到危难,也会相应产生焦虑、恐惧、惊慌等创伤后应激反应。"孔燕说。

此外,灾区之外的普通群众,也会因为牵挂以及对灾害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焦虑、恐慌。"拿我自己来说,刚听说地震消息,我自己也很紧张。而且在网上、电视里看到的灾区画面、图像、视频越多,会更恐惧。"

心理应激反应是正常生活经历非疾病

孔燕指出,突发事件的威胁性、紧迫性、震撼性和后果不确定性,是造成个体心理应激的根本原因。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由于处理心理应激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

"对于大部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来说,应激反应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极端的影响。"孔燕表示,"但是,少数人的创伤状态会渗透进其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不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广泛的精神痛苦,同时影响工作与人际交往,可持续数年甚至延续终生,致使生活质量下降。灾难发生后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如抑郁、焦虑、酒精、药物滥用、自伤、自杀等。如果能及时对整个受灾群体和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社会干预,就能减轻灾后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促进灾害事件后的适应和心理康复。"

孔燕指出,在科大,来自四川和重庆的本科生、研究生总计有800人左右,真正来自重灾区的人并不多。"创伤后应激干预、心理辅导是帮助当事人及时缓解恐慌情绪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对普通人来说,掌握适当的心理知识,对于安慰灾害当事人以及自我情绪调节也是有益的。"

心理危机干预时间和对象

据介绍,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很多研究和实例证明,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心理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鼓舞士气、引导正确态度、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现代意义的心理干预,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结合。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尊重

据孔燕介绍,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而灾难后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既有受害者、幸存者、目击者、死难者的家属、同事、朋友,也有救援人员、消防人员、警察、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易感人群、老人、儿童,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心理"减灾"数法

首先,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是做好心理干预的一个重要措施。

孔燕介绍说,面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受害者如得不到足够的社会支持,会增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机率;相反,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越高,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危险性越小。

"对受害者来说,从家庭亲友的关心与支持、心理工作者的早期介入、社会各界的热心援助到政府全面推动灾后重建措施,这些都能成为有力的社会支持,可极大缓解受害者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

其次,提供准确信息,充分发挥传媒的社会稳定功能,起到防止个体受应激的消极影响、控制恐慌、稳定大众情绪的屏障作用。

"面对突发事件,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的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缓解个体的不良情绪。在突发事件来临之际,人们出于自我保护和了解事情原委的本能,十分渴望得到充分的信息。对某种信息或某种事物的不确定状态是焦虑和恐惧的唤醒因素,信息的透明可减低焦虑或恐慌程度。而这一次,我们的政府和媒体就做得非常好。"孔燕说。

第三,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必须帮助居丧者认识、面对、接受丧失这一事实,这是干预成功的第一步。

据孔燕介绍,居丧之初为"休克期",居丧者多处于麻木状态,此时治疗者应与居丧者建立支持关系。居丧之初,往往存在否认的倾向,为了接受丧失这一事实,需要对居丧者与死者的关系及其他有关事件进行回忆,必须鼓励居丧者表达内心感受及对死者的回忆,允许并鼓励居丧者反复地哭泣、诉说、回忆,以减轻内心的巨大悲痛。居丧者在经受了难以承受的打击之后,往往无力主动与人接触,因此必须动员亲友们提供具体的帮助,可暂时接替居丧者的日常事务,如代为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必要时还需提醒居丧者的饮食起居,保证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帮助他们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等,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此外,还可提供积极的应对方法理解、支持、安慰,给予希望和传递乐观精神,可使其看到光明前景,有效地应付危机。强制休息、鼓励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给当事人提供宣泄机会,有助于疏导当事人造成自我毁灭的强烈情感和负性情感的压抑。

"在震灾发生后,科大及时启动了心理危机干预预案,核查每位来自灾区学生的信息,并通过发信、开通热线电话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学校在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训练课堂等,也呼吁广大学生关心和帮助与震灾有关的同学。现在看来效果明显,已有十多位同学及时接受了心理辅导。"

一位来自灾区的同学在经过心理辅导之后,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虽然我给家里打了十几次电话都没打通,但我知道,总理和大家都在尽力。只要强于心,就有希望,有将来。"

(责编:徐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