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心理 > 心理学家
埃里克·杨施(Erich Rudolf Jae 发布时间:2016-04-29发布来源:科大主页

埃里克·杨施(Erich Rudolf Jaensch )

埃里克·杨施 [Erich Rudolf Jaensch 1883.02.26-1940.01.12],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出生于德国布雷斯劳(现在是波兰的 Wroclaw),逝于德国马尔堡。

他先在布雷斯劳大学师从 H.艾宾浩斯,后入哥根廷大学师从 G.E.缪勒,1908 年在 G.E.缪勒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1910-1912 年作为私人讲师在斯特拉斯堡教授哲学和心理学,1913-1936 年进入马尔堡大学任教,1936 年始任德国心理学会主席直至逝世。

杨施在其 1909 年的论文中表现出明显的应用倾向,他的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对于近处物体要比远处物体更加敏锐。两年以后,他发表了关于空间或深度知觉的数据,数据表明所看见的物体的大小和视网膜上映象的大小并不直接相关。他的《双重性理论》对理解耳朵怎样起作用进行了阐释,认为周期性震动(音乐)刺激耳蜗,而非周期性振动(噪音)刺激其他器官(如前庭),而居间的声音刺激两种器官。虽然现在不再有人相信这种说法,但是在当时他对视网膜两重性质的类推是有独创性的。在他看来,噪音要比音乐更原始,正如杆壮细胞要比锥状细胞更原始一样。

杨施以其遗觉象 [1] 的研究最为著名,该项研究是和他的兄弟瓦尔特(Walther Jaensch 1889-1950,内科医学教授)合作进行的。杨施在 1920 年提出“遗觉”一词,也称为遗觉影像或知觉影像。原先认为遗觉象是非常清晰和逼真的视觉后象,他们常在年轻人中间发现。例如有些人看了一张画片后,会在灰墙上看到同样的画像,有时关于这种画像的影像鲜明得同画片相似。后来发现,这种遗觉影像是主观的,随年龄的不同而异。儿童时期的遗觉像最明显,青少年和成人就较少见。

杨施认为可以把它用来作为研究人格类型的一种方法,并提出这种遗觉像可以按心理物理的反应系统研究两种类型的人:即类手足搐搦性型(Tetanoid type,简称 T 型,后来称作“分裂型”)和类甲状腺病型(Basedow type,简称 B 型,后来称作“结合型”)。B 型人类似于精神病中的甲状腺病,其遗觉类似于忆象,记忆影像的经验生动,但能随意控制,行为特征是对事物有兴趣,好变动,多想象,与甲状腺机能亢进有关;T 型人与手足搐搦性精神病的情形相类似,其遗觉类似于后象,但不能随意控制,与甲状旁腺活动偏弱有关,行为特征是隐的,非社交的,好独处,精神活动少。从此遂发展成为解释人格类型的一种方法。杨施兄弟俩的研究对于把人格的作用和生理学相联系的观点来说,要比特质的观念更重要。

(来源于:武汉心理咨询网)